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协会新闻>“湾区产业 π”...

“湾区产业 π” 高质量发展资源对接会宝安专场启幕 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协会赋能政企媒深度融通

日期:2025-04-27 15:11:07阅读:24

5d7f9593d1b2b8607379a5f68e1ce6b.jpg

2025 年 4 月 23 日,由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协会参与支持的 “湾区产业 π” 高质量发展资源对接会,在深圳宝安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盛大启幕。作为首场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行业盛会,活动吸引 130 余家大湾区企业参与,其中多家为协会会员单位,共同探讨产业升维路径,见证政、企、媒三方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。

87b3ce86ffc6865320e8aef2e9fe823.jpg

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协会长期深耕成长型企业服务领域,精准洞察产业痛点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调研显示,深圳瞪羚企业、准独角兽等中坚力量普遍面临 “政策 - 资源 - 市场” 服务真空、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壁垒、创新要素流通障碍等挑战。

63833ba2e36796e58d0a94de4b32837.jpg

一、聚焦服务盲区,协会助力构建 “三链融合” 产业生态

协会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、宝安区委宣传部等单位,匠心打造 “湾区产业 π” 平台,创新构建 “信息链、创新链、价值链” 三链融合生态体系:

信息链:依托 “深调研 + 大数据” 双轮驱动,绘制全产业链全景图谱,精准匹配供需两端,破解企业信息不对称困局;

创新链:联动科研机构建立 “需求众筹 - 揭榜挂帅 - 成果转化” 全周期机制,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;

价值链:携手金融机构、创投平台搭建资本对接桥梁,推动 “知本” 与 “资本” 高效耦合,赋能企业价值跃升。
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平台的落地将精准靶向专精特新企业在政策适配、资源整合、市场拓展等核心环节的短板,为企业成长注入 “数字能量”。

二、宝安专场亮点频现,会员企业抢占产业升级先机

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,宝安以 “全国首个机器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” 之姿,集聚超 2000 家智能装备企业,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 1/4,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市 20%,产业集群效应显著。

”宝安区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深度解读《宝安区关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的行动方案(2025-2026 年)》,明确提出 2026 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 550 亿元的战略目标。宝安投资管理集团、宝安交通集团等国资企业重磅发布 21 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,向全国科技企业发出 “AI 英雄帖”,为协会会员企业开辟了市场化落地新通道。

三、启动 “FAST 宝安” 聚光行动,构建四维赋能体系

活动同期启动的 “FAST 宝安” 聚光行动(Fund 资金、Area 空间、Scene 场景、Talent 人才),由协会与宝安区委宣传部、南方日报等联合发起,以 “4+1” 创新架构(四束 “光”+ 全媒体矩阵)为企业打造立体展示舞台:

湾区首发站:整合产业活动资源,通过 “线下沉浸式展览 + 线上矩阵式发布” 双轨模式,构建 “媒体记者打卡体验 - 全渠道传播推广” 的立体化传播网络;

创见摩天轮:打造 128 米高空会客厅,在 “湾区之光” 全景座舱开启云端对话,全景式呈现上市公司转型之路与小微企业破茧历程;

湾区高见:邀请 “1+2” 智囊阵容(1 名权威专家 + 2 名行业领军者),在宝安中心区地标建筑开展 “巅峰透视” 实景对话,聚焦大湾区战略机遇,输出产业发展前瞻洞见;

新质智库:聚合南方日报社、深圳报业集团等媒体资源,联动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央媒及知名高校教授、财经大 V,构建 “政府决策 - 产业升级 - 城市升维” 全链条智力支持体系;

全媒体矩阵:构建 “央媒 + 省媒 + 本地媒体 + 自媒体” 传播闭环,覆盖超 50 家主流媒体及社交平台,形成 “声量共振、流量裂变” 的传播势能。
协会负责人强调,“FAST 宝安” 与协会现有服务体系形成战略协同,通过场景开放、资本赋能、品牌塑造等多维发力,助力会员企业从 “产业配角” 向 “湾区主角” 跨越。

四、锚定 “20+8” 产业集群,共绘湾区融合 “同心圆”

“湾区产业 π” 宝安专场的成功举办,为协会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开创了 “政媒企协同创新” 的典范模式。下一步,协会将紧扣深圳 “20+8”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,深化 “市区联动、前海协同、部门协作” 机制,在前海湾、西丽 - 石岩等人工智能集聚区建设特色产业园,为初创企业提供 3-12 个月零租金办公空间及 “金融链接 + 产品推广” 全周期服务。

随着 “FAST 宝安” 聚光行动的持续推进,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协会将以此次活动为支点,充分发挥 “产业连接器” 功能,推动政策资源、市场资源、智力资源的精准配置,助力湾区产业融合向 “更深层次、更宽领域、更高能级” 迈进,共同绘制高质量发展的时代 “同心圆”。